2014年10月8日下午,外交学院杰出校友、洲际交易所集团(IC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先生受邀来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全球金融交易所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学术讲座,国际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欧明刚教授主持了讲座。黄杰夫学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以ICE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战略为例,为我们讲解了全球金融交易所如何在促进融资和管理风险方面为实体经济服务。讲座以师生提问的交流互动环节结束,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的开始,欧明刚教授对黄杰夫先生做了简单的介绍。黄杰夫先生在美国有十多年的跨国并购和期货市场的经验,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交易所、期货公司、金融软件基础设施等。作为外聘专家,黄杰夫先生曾数次为中国证监会(CSRC)执笔撰写了有关中国期货市场基础建设的技术报告。
黄杰夫先生首先介绍了他所在的洲际交易所集团(ICE)。美国洲际交易所成立于2000年5月,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洲亚特兰大,2007年与纽约期货交易所合并,2013年收购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NYSE)。ICE是一个网上期货交易平台,亦提供能源及商品及其衍生产品的柜台买卖(OTC)服务。
黄杰夫先生介绍了ICE在全球各个洲的组织架构及运行模式。集团最初主要经营能源相关产品,如原油、天然气、电力及碳排放等,通过近年的收购合并,其经营范围已拓展到其他“软性”的商品,例如:糖、棉花、咖啡、外汇及指数期货。他还提到了同学们都很关注的近期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的案例,引起了强烈共鸣。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时,黄杰夫先生特别提到了ICE集团所独有的DMM市场模型,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讲座完毕,黄杰夫先生留给大家充足的时间向他提问并与师生进行交流。他也期待同学们打好基础,成为有用之才。最后,他还推荐了Richard L.Sandor所撰写的“Good Derivatives: A Story of Finan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衍生品不是坏孩子》)”一书,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课外阅读参考。

本次学术讲座拓展了大家的视野,提高了同学们学习金融知识的兴趣,使同学们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了实践相关的金融领域,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人:龚春雪,丁萌(国际经济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