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经济学院成功主办“大变局下的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研讨会”


2019年12月7日下午,“大变局下的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展览馆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办,众多知名学者与业界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国际经济学院的部分教师和金融硕士、理论经济学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部分大四本科生承担了志愿者工作。

7.jpg

国际金融系兼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欧明刚主持本次研讨会,并介绍了与会嘉宾。国际经济学院院长张翠珍在致辞中肯定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了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举办的背景和主题,她认为要处理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必须考虑变化中的国际格局。她最后强调在新时期下培养有情怀、有理想的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并真诚地希望各位学者专家常来我院,共同努力为我国金融业培养优秀人才。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三个主要议题:如何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下的国际金融关系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发展。

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研究所赵怀普教授首先解读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内涵、总体特征和具体表现,分析了世界地缘经济与政策中心、世界秩序的结构、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他认为大变局的核心是助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重塑国际秩序和完善全球治理的机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夏莉萍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在百年大变局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问题。她解释了海外利益的概念、海外利益保护的三个层次、面临的三大威胁等,在保护机制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施华强则接着海外利益保护这一话题,特别介绍了海外金融利益的保护,重点谈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海外业务反洗钱和合规风险面临的新形势。他认为,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对于境外反洗钱和合规风险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贺力平教授重点谈了“百年变局的经济金融含义”,中国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崛起是当前变局的重要表现,并分析了目前国际竞争的三大态势。他回顾了美苏冷战时期的竞争,引出了经济金融脱钩的可能前景,并分析了去美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秘书长宋效军在这一话题基础上,回顾了中美脱钩演进的历史、脱钩论的提出和演变,并给出保持开放、以极限挑战面对极限施压的建议。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兴胜则提出,中国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中,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要主动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安全水平;我国金融安全的既有近忧也有远患,要在繁荣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宏观金融脆弱性的苗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时红秀教授则正本清源回到基本问题上,即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上,建议将金融安全这一概念独立出来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并与传统的金融稳定相区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彭兴韵教授从地方债务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各地区地方债风险的程度、负面影响,提出了化解地方债风险的几种途径。正在我院进行短期访学的詹姆斯麦迪逊大学金融系主任何辉教授对目前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变化和跨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国际济学院胡再勇教授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和框架,分析了国际货币权力转移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重点谈了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他就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即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开放金融进行了解读。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章彰则将金融稳定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他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视角来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在大变局下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来自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专家则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谈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开放。

会议讨论非常热烈,从下午两点一直延续到晚上近七点,所有参会专家与其他参会人员都从头到尾参加全过程,确实是一场思想盛宴。此次会议是一次国关学科与金融学科交流的学术会议,不仅有利于推动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大格局的一流国际化金融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