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教师

何敏



何敏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亚太经济与区域一体化合作、经济外交/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北京市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依托研究课题多次赴云南、广西、内蒙、山东、广东、海南等沿边沿海口岸实地调研,撰写咨政报告得到有关中央和部委领导多次批示。曾赴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100037;

邮箱:hemin@cfau.edu.cn


主要经历

2013年8月-至今,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

2020年1月-3月,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

2023年5月-2024年6月,外交部亚洲司挂职交流学习


讲授课程

《国际商务谈判(全英文)》(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交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等


主要成果

徐舒悦、何敏:《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应对》,《价格月刊》2023年第7期(当期封面文章)

齐晓萱、何敏:《人民币在RCEP成员国的货币锚效应分析及启示》,《区域金融研究》2022年第11期

何敏、黄浩、张晓艺等:《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经济研究参考》2022年第10期

何敏、张晓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实证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

He, M. Global Value Chain in the Post-COVID Era: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ASEAN and China. Ope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21(11):739-751

何敏、韩杨、齐晓萱:《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实证测度——来自边界效应引力模型的最新证据》,《中国-东盟研究》2020年第2期

何敏:《设施联通与区域一体化——基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7期(CSSCI扩展版)

何敏:《国际经济新格局下贸易外交的决策新模式和启示》,《当代经济》2020年第7期(当期封面文章,“国关国政学人”“稷下学者”等公众号、搜狐网等全文转载)

何敏、冯兴艳:《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中间产品贸易视角下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4期(CSSCI扩展版,当期封面文章)

何敏:《国际贸易的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贡献》,《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CSSCI)

He, M.TPP and EAEC 2020, Integration or Disintegration? The Northeast Asian Economic Review,2017, 5(1) (twice annually)

何敏、张宁宁、黄泽群:《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11期(CSSCI)

欧明刚、何敏:《云南与广西口岸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建议》,《亚太经济》2016年第1期(CSSCI)

Zhu Caihua, Xingyan Feng, Min He. Accelerating the RCEP Process through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mong the APT Countries, The East Asia Review, 2015

何敏、郭宏宇、竺彩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和边界效应模型的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9期

何敏:《实践类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为例》,《高教学刊》2015年第14期

何敏、田维明、Andrew Cassey:《中日韩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及演变——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5期

何敏、田维明:《东北亚国家出口多样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经济》2012年第11期

何敏、田维明:《中日韩贸易结构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


课题研究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TPP协议达成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FTA升级背景下中国东盟农业经贸合作研究》,(主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项目《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现状、问题和推进思路》(主持)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一般项目《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授课)》(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全球贸易格局重构背景下中国贸易结构的演变及转型升级研究》(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科研创新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实施成效与推进思路研究》(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路径研究》(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项目《东北亚贸易模式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重大专项《“未来3-5年‘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风险、挑战研究》(参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国别和重大保障机制问题研究》(参与)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农业对外开放实验区建设成效评价》(参与)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东盟国家参与TPP对亚太区域合作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参与)

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通向东亚经济共同体EAEC2020之路》(参与)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参与)

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10+3国家通力合作、加快推进RCEP进程》(参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济合作机制研究》(参与)


国际学术交流

第三届“东盟与中日韩经济合作与金融稳定论坛”论坛(AMRO、IMF和韩国央行共同举办,韩国首尔,2024年12月)

“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之“中国—东盟智库合作论坛”(中国深圳,2024年11月)

IMF/世界银行秋季年会(美国华盛顿,2024年10月)

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工作组视频会议(老挝外交学院)(2022年6月)

“2021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系列活动之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与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圆桌会议(2021年12月)

“东北亚和平与合作论坛2021”圆桌讨论(线上)(韩国国立外交院)(2021年10月)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全球和区域供应链的转变:对东盟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工作组视频会议(2021年6月)

美国西部经济学会(WEAI)第95届年会(线上会议)(2020年6月)

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贸易与经济外交系访学(美国,2020年1月-3月)

日本中部大学经营管理系、亚洲发展银行研究所(ADBI)访问(日本,2019年11月)

WTO公共论坛(瑞士日内瓦,2019年10月)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2017年5月)

“通往东亚共同体之路”国际学术会议(中日韩三国秘书处)(韩国首尔,2016年10月)

第四届中德青年领导者会议(外交学会与德国环球之桥协会)(德国,2015年9月)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游学(英国,2013年8月)

第四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大会,中方代表团8位代表之一(德国,2011年8月)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访问学者(美国,2010-2011)


荣誉情况

2024年,《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授课)》2024秋冬学期智慧树网精品课

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应用经济学)

2021年,“中国入世20周年农业发展”征文三等奖

2020年,北京农业经济学会“周诚农业经济学奖”优秀论文三等奖

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授课)》

2020年,“法大杯”未来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精英赛(中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年,“12335全国商务知识竞赛(商务部)”获“十佳指导教师奖”

2015年,“外经贸杯”未来国际商务精英谈判赛(英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12335全国商务知识竞赛(商务部)”获“十佳指导教师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