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教师

胡再勇

胡再勇  教授 全球经济治理量化研究创新平台主任


教育背景

2005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获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8月至今,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对外交流经历

2025年1月,第十届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2024年7月,厦门大学“2024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和“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

2021年11月,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巴科技与经济合作论坛;

2020年10月,参加世界经济学会年会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青年论坛;

2020年8月,参加第九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

2019年12月,参加第五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

2019年5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

2019年3月,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参加第15届国际学术会议;

2018年7月,参加在吉林大学召开的2018年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

2018年6月,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WEAI第93届年会;

2017年6月,赴美国圣地亚哥参加WEAI第92届年会;


研究领域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政治经济学


讲授课程

《高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

《计量经济学》(本科)

《金融计量学》(本科和研究生)

《金融工程》(本科和研究生)


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类

1.胡再勇.以主动全面对接高标准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11期.

2.胡再勇.制度型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机制化[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4年第3期.

3.胡再勇.制度型开放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重构[J].《外交评论》2023年第9期.

4.胡再勇.加快形成开放创新生态:理念、路径及措施[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3年第3期.

5.胡再勇.全球经济领域新兴风险及中国对策[J].《国家治理》2022年第8期.

6.胡再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挑战与应对策略[J].《国家治理》2021年第9期.

7.胡再勇.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基础设施的双边贸易成本效应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8.胡再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双边贸易效应吗?——基于六大经济走廊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年第8期.

9.胡再勇,付韶军,张璐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

10.胡再勇.要素密集度异质、巴萨效应与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第5期.

11.胡再勇.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影响的理论分析:基于狭义电子货币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4期.

12.胡再勇,李博.TTIP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经济影响的预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3.胡再勇,林桂军.国家经济安全:OECD的治理架构、政策措施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2期.

14.胡再勇.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影响的理论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第10期.

15.胡再勇.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模型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8期.

16.胡再勇,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战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2期.

17.胡再勇,刘曙光.外部政治压力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吗?[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12期.

18.胡再勇.二次汇改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相对变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4期.

19.胡再勇.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变化: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还是一价定律偏离[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

20.胡再勇.亚洲货币单位及其偏离指标对东亚汇率协调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3年第2期.

21.胡再勇.非抛补利率平价之谜—基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第2期.

22.胡再勇.对外援助领域的经济外交[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7期.

23.胡再勇.人民币境外衍生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

24.胡再勇.三元悖论困扰下的中国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J].《当代财经》2011年第7期.

25.胡再勇.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第1期.

26.胡再勇.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27.胡再勇.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1960-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28.刘曙光,胡再勇.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稳定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29.胡再勇.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第5期.

30.胡再勇.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31.胡再勇.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贡献及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2期.

32.胡再勇.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正负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第11期.

33.胡再勇.影响FDI的决定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实证[J].《外交评论》2006年第6期.

34.胡再勇.中国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基金之模拟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第5期.

(二)著作类

1.胡再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年.

2.胡再勇.《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3.胡再勇.《计量经济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4.胡再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模型及变化趋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5.胡再勇.《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三)课题

1.全球经济治理量化研究创新平台(培育)项目,主持人,平台主任.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创新项目“美国对华战略转型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编号3162019ZYKA03,主持人;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模型及变化趋势研究”,编号10YJC790088,主持人;

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编号18ZGB003,主持人;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创新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国际经济效应的份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3162015ZYKB01,主持人;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创新项目“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编号3162013ZYKB04,主持人;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预研项目“人民币汇率双向非对称性波动:根源及经济影响”,编号ZY2011E01,主持人;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预研项目“人民币与国际汇率协调机制问题研究”,编号ZY2012E02,主持人;

9.外交部亚洲司项目“地区战略:东亚还是亚太”,主要参加者;

10.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经济外交: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架构与对策选择”,主要参加者;

1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编号11WGJ001,主要参加者;

12.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项目“Is the Sino-U.S. Relation a Win-Win or Zero-Sum Game in Nature”,主要参加者;

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创新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战略”,编号ZY2012KA03,主要参加者;

14.商务部课题《中国进口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子课题负责人。


获奖情况

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巴科技与经济合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

第八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

外交学院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二等奖,2012

外交学院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二等奖,2012

外交学院第十一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二等奖,201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