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学院暑期系列调研简报之四—深圳口岸
外交学院国经学院简报
2015年第 28 期
2015年 9月8日 总第 268期
国际经济学院暑期系列调研简报之四
——深圳口岸
2015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一带一路”口岸调研深圳组赴深圳开展了为期5天的深入调研活动。调研组由国际经济学院教师郭宏宇、付韶军、陶懋伟带队,学生陈登盛、常蔚青、郑梦玲参与。本次调研立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口岸协同、特殊政策和互联互通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侧重了解深圳口岸的现状、规划,以及其发挥辐射效应与相互联通的基本机制,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和案例,以便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盐田港,与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深圳口岸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相互学习交流,收获颇丰。下图为与综合开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合影。
7月22日,调研组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与副院长曲建、城市发展与园区经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军民、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祥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探讨了关于深圳市产业布局、深圳市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中的角色和作用及相应政策实施,深圳发展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借鉴意义等问题。下图为在综合开发研究院进行研讨。
7月23日上午,调研组赴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空港处,与空港处调研员吴晓明、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业务部业务助理经理贺亮等进行座谈。空港处向调研组介绍了2014年全年深圳航空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就此展开了学习讨论,尤其是针对空中运输与“一带一路”和港口发展的密切联系。调研其间,空港处代表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传达了行业呼吁的声音。下图为在交通运输委员会进行研讨。
7月23日下午,调研组前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调研,检验检疫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林晓平、发展规划二科科长李健等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小组,并就深圳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内容、与“一带一路”口岸发展的关联、相关问题及政策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得调研小组对这一保障国门安全的组织机构及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下图为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合影。
7月24日,在检验检疫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调研组深入盐田港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集装箱货物运输、进出口检验检疫获得一手材料,通过与检验检疫局领导与工作人员的密切交流,调研组对于之前的座谈材料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下图为与盐田港相关负责人合影。
口岸本身是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节点,深圳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在有着“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 之称的“一带一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次调研,调研组对于深圳作为口岸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节点作用发挥,其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体现、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其可供其他口岸借鉴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也形成初步的构想。
深圳口岸调研行程
日期 |
调研单位 |
调研重点 |
7月22日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
深圳市产业布局; 深圳市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中的角色和作用及相应政策实施; 深圳发展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借鉴意义。 |
7月23日上午 |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
2014年全年深圳航空产业发展情况; 空中运输与“一带一路”和港口发展的密切联系。 |
7月23日下午 |
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深圳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内容; 深圳检验检疫工作与“一带一路”口岸发展的关联; 深圳检验检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问题及政策建议。 |
7月24日 |
深圳市盐田港 |
盐田港集装箱货物运输、进出口检验检疫的具体措施与操作流程 |
(国际经济学院2015年8月26日供稿,撰稿人:常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