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动态

国经学院举办“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学术沙龙

2014年11月21日下午,国际经济学院在沙河校区教学楼213教室举办了题为“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的学术沙龙。本次活动由国际金融系主任欧明刚教授主持,国际金融系副主任郭宏宇副教授和2012级学生胡蓓蓓主讲,胡再勇、邓鑫、何敏和毛羽丰等老师进行点评,国际经济专业研究生、国经学院本科生、辅修国经本科生共同参与了讨论。

胡蓓蓓的报告题目为《现阶段我国P2P网贷研究的探讨——研究中的十项争议》。通过对大量的网贷文献梳理比较,胡蓓蓓从利率、供求关系、透明度等十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P2P网贷研究过程中的争议、解释了争议发生的原因,并针对研究中的争义提出后续的分析思路。

    

教师和同学们对胡蓓蓓同学的报告进行评点与讨论。一方面从研究方式方法的角度,提出要进一步增加引用文献来源,以提高研究说服力等意见;另一方面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提到要从“小”入手、对已有争议赋予逻辑顺序等后续研究建议。

郭宏宇老师的报告题目为《电子虚拟货币的铸币税及其影响》。报告首先介绍了铸币税的定义,对央行铸币税和政府铸币税进行了区分。接下来郭老师从铸币税的税基和税率两个方面对现有电子虚拟货币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对于税基研究较多,税率的研究比较少,且对税基和税率的研究都存在很多方面的学术空白。郭老师还引入相近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将国际金融中“三元悖论”应用到电子货币铸币税的分析,即国内资本自由流动、央行政策的独立性、电子货币兑人民币比率稳定性不能同时成立,使得电子货币下的铸币税税基难以准确计量。

 

教师和同学们针对郭老师的报告进行了评点,并围绕铸币税、电子虚拟货币的定义、电子虚拟货币如何征收铸币税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欧明刚教授最后总结说,互联网金融处于起步与发展的阶段,存在“研究速度慢于行业发展速度”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调研题目,但同时理论研究的难度较大,我们研究的方向应更加关注于“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怎么样”。同时他也对同学们,特别是胡蓓蓓的研究能力表示了赞许,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不仅是沙龙的报告者,在座的同学都表示受益良多。

 

参加本次沙龙的各位教师、同学准备充分,进行了热烈、高质量的交流讨论。将近两个小时的沙龙活动很快过去,参与者均认为本次活动很有意义,一方面是研究能力、方法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于“P2P网贷”以及“电子货币铸币税”方面的前沿专业知识的掌握,对自身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大家都希望今后能多举行类似的学术活动,交流意见,共同提高。

 

(国际经济学院韩玥昊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