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影响”讲座
金融前沿系列讲座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影响
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晚在412教室,应欧明刚老师的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展及期望”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利率体系从严格管制到双轨制;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与进展;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未来—存款利率与调控机制。在第一部分中,彭教授首先介绍了在传统体制下,中国利率体系被严格管制的情况,之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利率管制带来的诸多弊端,包括金融抑制、储蓄不足、过度借贷、腐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利率受到严格管制,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利率体系逐渐过渡到了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制,市场化因素越来越多。在第二部分当中,我们知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开放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利率市场化在非正规金融部门、正规金融部门、调控机制、存贷款利率以及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第三部分是对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展望。首先,彭教授向我们解释了我国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原因和它对民间投资和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接着,彭教授告诉我们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继续对其上限的管制将给我们带来诸多弊端,长期管制并非长久之计。最后,彭教授为我们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总的来说,我们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按照国外的建议(休克疗法:一步到位)来走,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来一步一步的向前摸索。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身就丰富了金融的理论,只是需要更多的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来完善和充实国外的理论家的眼光所触及不到的地方。
讲座的最后是问答环节,同学们分别有对讲座本身知识以及联系现在正在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提问,其中一位同学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对于小银行的冲击与其改革本意似乎相违背的分析深入而准确,得到了彭教授的认可。
听完讲座,同学们对利率市场化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讲座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是对课堂很好的补充。同时,讲座中彭教授用理论知识很好地解释了现实问题,这也启发我们要在日后的学习中活学活用,培养自己从专业的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金融政策与问题的能力。
(供稿人:2012512班 孙小惠 摄影:2012512班张翰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