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经济学院举办“入世20年: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经验与绩效”讲座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之际,国际经济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程大为教授12月1日晚做题为“入世20年: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经验与绩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国际经济学院“经济外交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座的第六讲,由国际经济学院院长张翠珍主持。讲座从入世20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变化、逆全球化的现状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治理危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三个方面展开。

入世20年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角色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实力角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从能力角度,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呈现全球治理的政策倡导能力、战略能力;从权利角度,中国不但依赖已有全球体系给予的权利路径,更希望寻求一种自赋式的权利构建。加入WTO后,我们有了发展对外贸易稳定的多边环境。入世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不足50%;入世后,这一数值超过了90%,2020年最高达到了95.5%,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当时许多人担心国内行业受到冲击,这种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如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30%左右。以汽车产业为例,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世界领先,并拥有自主品牌。


11111111111111111.png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逆全球化的现状和WTO的治理危机。近年来,美国实质性地破坏上诉机构,上诉机构危机也会深刻影响WTO争端解决机制乃至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美国单边主义的盛行,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全球化是工业化之前就存在的,并且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而中国早在农牧时期就参与了全球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首先是实现了中国同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并且产生了技术转移效应,推动了邻国的发展,自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生了第一次全球化的制度溢出效应。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全球化以跨洋贸易的形式出现,新航线的开辟、英国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后,通过自由贸易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世界市场,在世界市场挖掘的过程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和世界市场找到了契合点,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速。到20世纪,世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经济全球化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进入到现代,制造业的形式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3D打印的诞生会出现家庭制造业。这个过程意味着:第一,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世界市场,只有在世界市场中,贸易、投资、生产和消费才能循环进行;第三,世界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这些变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逆全球化的出现呢?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于技术与发展差距的存在,各成员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日程日益分化。其次是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政府的作用及国家的发展模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中的焦点。而现在有关WTO的危机主要有四点:缺乏共识的价值观;谈判的缓慢;争端解决机构的失灵;规则的漏洞。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png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程教授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第一,正确处理了国家主权的让渡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加入WTO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中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降低关税,让渡经济主权,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第二,正确处理了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关系。中国加入WTO是选择往一条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去发展,不断降低关税,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各个领域不断遭受反倾销、贸易保护的打压,而中国依旧坚持多边主义,主张贸易自由,以开放应对保护。第三,提出了很多全球治理的新倡议,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强调各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的对接,这是大于贸易的合作范畴。第四,积极参与WTO改革。中国应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参与WTO争端机制改革。WTO争端解决机制虽然在多方面对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做了相关条文规定,给予了所谓的特殊待遇,但现实中这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并未起到真实施,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应主张先维护、执行和修改现有规则。第五,在“双循环”背景下,调整贸易政策,提高治理能力。在贸易政策上要以维护国内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拉动国内消费为重点;同时,要认识到全球化不可逆转,要在全球范围内做贸易、找市场、并重新定位中国产业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赢得中国发展的机会。

程大为教授从事国际组织、商务外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多年,出版《商务外交》《电子商务概论》等专著,曾任WTO事务中心首席专家、APEC 中小企业论坛主席团成员,多次参加WTO 部长级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程教授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强调实践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为国际组织人才的素养和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比如跨学科的能力、交流能力、文化能力等,并希望同学们成长为国家所急需的国际组织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