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高振廷参赞来我院做“‘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外交”讲座

 

  2014年12月18日晚,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高振廷参赞应邀为外院学子们呈上了一堂以“‘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外交”为主题的讲座。国际经济学院院长竺彩华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作为研究“一带一路”的专家,高振廷参赞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带一路”理念具体的含义、来历、进展和对欧亚地区与国家的影响。高参赞介绍:“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是习主席在去年为加强欧亚地区经济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概念。他提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中国与世界联系和互动日趋紧密,中国更需要把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国际政治实力,而“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下的“先手棋”,目前该倡议已经吸引了沿线五十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不少国家已从很多“早期收获”项目中真正受益。

其次,高参赞为大家揭秘了今年APEC峰会中与外交部国际经济司有关的一些细节故事。包括习主席与其他20个经济体领导人、7个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国等会晤活动的安排细节,习主席对有关会务人员工作的肯定表扬等。习主席在本次峰会中尤其强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项目都是对现有多边金融机构和融资机制的补充,高参赞鼓励大家保持对这些话题的关注。

接下来,高参赞提到了丝绸之路里蕴含的“丝路精神”。他谈到,在中亚地区伊斯兰传统文化中,兄弟平等是很重要的。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国家加强交流,是一种兄弟情谊般的文化沟通,也体现了双方对各自文化的认可。在构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各国之间软硬件都能得到互通,贸易更加通畅,也能让许多不易解决的政治问题转化为易解决的经济问题,让经贸合作从基础阶段进入潜力释放阶段,最终发挥最大的潜能。

此外,高参赞还借着中国主导的“义新欧”、“渝新欧”,以及外交部组织的外交官重走丝绸之路、留学生游历海上丝绸之路等项目,向大家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其中既包括出口货物量大于进口货物量等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外国对中国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误解等文化方面的问题。他借此机会提出,台下就坐的年轻外院学生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识,多多研读习主席有关讲话稿,以上的问题应该早日被大有作为的年轻人解读和思考。他对学生们在语言与专业水平、生活能力、个人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殷切期望。他表示,作为以政治外交转化为经济外交为职责的国际经济司官员,希望能够有更多外院优秀的人才进入外交部,给外交部注入新鲜血液,让祖国的外交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高参赞对现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回答。有同学询问郑州和西安两座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地位和差异,高参赞便从经贸物流、传统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还有同学提出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其他非参与国是否会与之竞争?高参赞便表示,中国方面秉持着包容的态度,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有兴趣的国家参与,并且该项目不与其他地区性合作项目冲突,互利共赢是中国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高参赞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以明晰的说理和丰富的事例让大家对于国家当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当前的经济外交动向有了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在座的外院学子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使我们深受启发并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获益匪浅。

竺彩华教授对高参赞所讲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她指出了三点:首先,高参赞用他切身的外交工作经历为我们揭开了高大上外交的神秘面纱,披露了很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外交活动细节,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其次,高参赞用实实在在、生动的案例和各种项目给我们展示了作为国家战略的“一带一路”到底要干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大到国家格局、小到个人就业的变化;第三,从高参赞的讲演过程中也暴露出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的一些薄弱环节,如同学们的知识面不够宽广、对国家和国际时事关注不够,还应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最后,她对高参赞拨冗莅临外院做如此精彩的报告表示由衷的感谢。整场活动在热烈掌声中结束。

(供稿人:2014511班林海 摄影:2012512班孙小惠)

上一篇 下一篇